其实在一开始并没有动机去写点什么来回顾我的PhD申请,毕竟相比身边同学朋友我实在不是一个优秀的人,回顾起来也没什么意义。但是OSU今晚突如其来的拒信让我难过之余确实也想写点什么,不求对他人有什么启发,只想给自己一些交代。
可能我身边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一个从大三开始就嚷嚷着要读博的人。可以说读博这件事,贯穿了我大学后半段到硕士的每一天。我UTD的舍友们常笑我,来Dallas第一天,卸下行李就是丢出了一本GRE写作黑皮书(虽然最后也没用到)。舍友们第一天彼此认识的聊天局中也提到 “我读硕士就是为了申博啊” 之类的。我也确实是这样做的:master第一个学期就焦虑的找实验室加入,生怕晚了一步就没机会了;加入以后就一直在瞎忙,和导师汇报工作,做projects;到了申请季,就开始一边上课一边准备文书/材料/陶瓷等等。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在临近12月递交申请的deadline前,那个时候一边在准备一门高阶统计课的final project (写一本书),一边在各种修改文书/陶瓷/递交申请,感觉那个时候的自己因为缺觉大脑已经思考停滞,但是又不得不打起精神去写代码和递交申请,真的有种🧠overcooked 的感觉。不过申请完我依然无法安心,生怕自己漏下了哪个实验室哪个学校没申,错过了机会(特别感谢一下马上入学OSU的路同学,那个时候专门分享了很多做网络的lab给我)。人就是这样,永远无法对于渺茫的概率放下期待,总期待奇迹会在自己身上发生,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好学校好PhD program一直是个位数的录取率,我其实深知自己没有那样的实力和背景,但是却仍然害怕错过了机会。那个时候我体会到了希望是多么美好又可怕的:抓住了是美好的,错过了是可怕的。
后来就收到了4所大学的面试,OSU的先来,再来是UTD、FAU和Drexel. 如果说有什么遗憾,最遗憾的就是为什么OSU是我第一个面试的学校,这是我最好的机会,但是却表现得差强人意。我总结为经验不足,毕竟是我第一个面试,不过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可能真的准备不足,说的research plan太大,太空,我自己都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在和PI pre-interview的时候,我以为自己和他已经聊的很开心了,所以可能也放松了警惕。可以总结的或许还有很多很多,我或许也可以安慰自己我与这个PI 在研究方向上也不一定是最终极的契合,但是OSU可以说是我这个申请季最好的机会,和最想去的学校了。
说来好玩,我对Ohio的执念来源于2017年第一次听到Hyukoh 的 Ohio这首歌,那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而Oh Hyuk 创作Ohio的时候就是正好在手边看到友人送他的那本Ohio State University 的catalogue,所以用Ohio来命名了这首歌。但是很遗憾,我与Ohio的连接终究用这封拒信收了场。
OSU拒了我之后,选择就简单很多了。虽然Drexel还没出结果,但是一年$17000的生活费实在是让我感觉难以在Philly活下来。我算是幸运的,UTD 和 FAU都给我了offer且stipend都不错。不过考虑 到毕业时长&对Texas生活的习惯,我想我还是会留在Dallas继续度过PhD的这几年。就这样,我的申请季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我想今天以后我想的更多的该是怎么才能顺利毕业,这几年到底该怎么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如何才能有独立做一个project的能力… 太多太多。无论如何,我还是很开心,自己能继续留在美国,能不用再花家里的钱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我是一个有深刻自知之明的人,我知道自己是一个不是很聪明,全靠热情和堆时间来学东西和做事的人。聪明人学3个小时的事情,我需要学6个小时;别人一点就通的事情,我可能要想个好几天才能消化。所以,我真的已经非常知足有这个机会让我以学生的身份继续去学习和工作。特别是,如果我以后真的想要做computational 的研究,我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弥补我薄弱的数学/编程/物理上的短板,这对我都是不小的挑战。我也时常会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适合这个方向。不过,拿到了PhD offers也算给了我一些信心去继续学和继续在这个领域上深耕。未来的路怎么走,也只能靠自己了。
最后,非常感谢所有人对我的帮助和关心,我都牢牢记在心里。也谢谢大家看到这里,了解了一大堆关于我的杂事。最后,祝福大家都能用自己热爱的方式度过这一生,永远自由,独立和勇敢。
Yile Wang, 3.9.2021
My Personal Website: https://yilewang.github.io
That Book: https://yilewang.github.io/MSA/intro